劉彥章
一
青雞,是中原斗雞的上品,是雞把式的最愛。
“一青二紅三柴花,四白五花六雜毛?!鄙碀}河畔周家口的斗雞行家,無人不曉這口訣,意思是,中原斗雞青雞第一。
“青雞白底插花尾,白嘴白腿水白眼?!钡辣M其形。外行聽來不解?且聽細說:青雞通體烏黑,近觀卻烏中泛青,深黑里透出凜凜鴨綠青色,恍若凝固的幽光。但黑色羽下貼近皮肉處,偏又藏了層雪白底絨——此乃“青雞白底”。尾翎青碧堅挺,卻意外斜曳出一兩根下掠式雪白長羽,在一襲青黑中似隱似現(xiàn)——此所謂“插花尾”是也。
總體看,青雞墨光流轉,一身黛綠,襯著“白嘴白腿水白眼”,更顯色彩分明,加之俊朗挺拔、神采飛揚,端的人見人愛。
再往下瞧,青雞修長有力的脛骨正面,縱向覆蓋著三綹白銅色明瓦片(鱗甲),如魚鱗盔甲,護衛(wèi)著鋼筋鐵骨般的雞腿。
而雞腿最下面,四根鐵鉤般的白銅色雞爪,彎曲有致、彈跳有力,是對打中的利器。然常人所忽者,是腿彎內(nèi)側斜生的一截雞距,或銳如鋼錐,或禿似斷戟,森然內(nèi)藏。此物剛硬鋒利,一擊可定對手生死。
訓練有素的青雞,對打中講究“穩(wěn)”“準”“狠”,致命的三招是“瞎眼”“掉嘴”“捋拐子”,任意一招都能讓對手原地崩潰。而“捋拐子”,就是“咔嚓”一聲,把對手的雞距生生打掉!
二
少林寺武僧出身的徐波師傅,五旬年紀,五短身材,雙目精光蘊藏。他養(yǎng)的青雞是省斗雞協(xié)會馬會長的最愛。
這只青雞一窩三兄弟,是經(jīng)嚴格選種、育種而得,屬青雞上品。中原斗雞又稱“中華斗雞”,是最著名的華夏傳統(tǒng)斗雞。兄弟地市斗雞協(xié)會的老馮,出價十萬元求購這只青雞,老馬說:“別說買,連根雞毛也不給!沒有血統(tǒng)純正的母雞,用它壓一次蛋兒也休想?!?/p>
為啥?怕亂了中原斗雞的血統(tǒng)。
青雞之美,不僅在于其表颯爽,更在于其烈性千年不墮:逢敵必戰(zhàn),戰(zhàn)則寧死陣前,不退一步,不鳴一聲!
周家口作為水陸碼頭,回漢雜居,商旅繁榮,文化多樣,明清至今,斗雞“發(fā)燒友”代代相續(xù)。這些人,不分窮富,不講民族,圖的就是個癡好!
而斗雞飼養(yǎng),在我國已有兩三千年歷史。《左傳》《論語》明確記載魯國季氏(季平子)和郈氏(郈昭伯)斗雞,一個給斗雞裝金屬尖爪(金距),一個給斗雞翅涂芥末(芥其雞),雙方因此產(chǎn)生沖突,竟至兵戎相見。魯昭公逃亡并客死齊國??鬃勇労蟊瘧?,厲聲譴責:“是可忍,孰不可忍!”無奈追隨昭公赴齊。
中原斗雞以蘇魯豫皖為主,河南境內(nèi)以開封、鄭州、洛陽、周口最盛。三川交匯的周家口,自古飼養(yǎng)斗雞成風,至今在周邊省市獨領風騷!
斗雞之道,首重“高頭大咬,名門正派”。行家言:“人講天分,雞講窩份!”窩份即斗性。越南雞的皮(厚韌)、中原雞的窩份(烈性)、泰國雞的骨頭(剛硬)、緬甸雞的速度(迅疾),此乃斗雞界對諸方名種之判詞。歷代相傳,中原斗雞中,凡怯戰(zhàn)潰逃、失卻斗志者,格殺勿論。為何?打跑的雞——后代都跑!
三
徐師傅對這只青雞傾注了很多心血。他每日五更起飼喂、訓練,飼料高粱、豌豆、玉米、小麥配比講究,老把式叫喂“花食兒”。更主要的是無量功夫——晃缸、盤瓢、躥罩、遛雞、攆雞、抄雞、傳把、推把、左右擺——根據(jù)雞性,內(nèi)練一口氣,外練筋骨皮!通過“喂功”與“玩功”,綜合提升斗雞戰(zhàn)斗力,并將心意六合拳精髓融于訓練,步步不離雞腿、把把不離鷹捉、式式不離虎撲……終臻“人雞合一”之境。
老徐吃住在寬敞明亮的雞舍,他練雞,雞練他,教學相長。從孵蛋到出殼,從滿月到半歲,傾盡心力。用他老婆的話說:“老徐這輩子,養(yǎng)兒也沒這般上心?!?/p>
正因愛得赤誠,馬會長與老徐惺惺相惜,甘將數(shù)十年培育出的頂尖青雞贈予他。
“養(yǎng)斗雞、練武術,這兩大愛好既養(yǎng)生又強身。斗雞動作,與心意六合拳相仿。斗雞寧死不逃不叫的品性,亦是武者崇尚之武魂?!崩闲煺f。
青雞之粹,由形至質,表里澄澈,剛烈如一!
徐師傅養(yǎng)的也有越南斗雞,稱為“八國造”,因為越南斗雞經(jīng)無數(shù)次雜交,早已失去傳統(tǒng)基因,外形、品質、技法皆已“四不像”。
老徐抱出一只越南斗雞作比——
紅褐羽毛,長頸赤紅無毛,如一截血紅的香腸,雞皮疙瘩遍布傷口,臉尾密布血痂,似從羅馬斗獸場敗歸的殘卒。
“雜交也有其優(yōu)勢。越南雞扛打耐痛,持久性強,能從晨斗至昏。然打法異于中原雞,喜扣背打胸、纏抱貼靠,甚至鉆襠別膀。而中原雞光明磊落,主攻上三路:擊頜下致窒息,拉偏臉,打斜叉,攻腦后(腦后炮)。若說中原雞是孔武的散打英雄,越南雞則如慢半拍的賴相亂咬?!?/p>
四
“打一場如何?”
“當然可以!”
寬敞的雞舍外,四五平方米沙地鋪著白粗沙。青雞與越南雞甫一落地,便如仇人相見,分外眼紅。青雞猛撲騰空,直取敵首?!斑@叫雙風貫耳!”老徐解說。越南雞低頭躲過,仰頭狠啄青雞頭部。青雞輕靈避閃,右腿側掃如電,越南雞趔趄欲倒。青雞趁勢叼住其頭,對準其胸部猛力蹬擊?!按藨?zhàn)法俗名‘蹬蛋’?!崩闲煺f。越南雞下頜撕裂,鮮血殷紅,忍痛掙脫,以血頸死死別住青雞脖項?!斑@叫‘別’,中原雞無此打法。”老徐說。青雞轉身脫困,自后方啄向越南雞頂心,鐵爪狠踹其后腦?!按苏锌梢粨魯罃常 崩闲煺f著,敏捷出手,將兩只雞分離。
此一回合,足斗半小時!
“此乃熱身,小試牛刀。咱的青雞,能從晨斗至昏!”老徐說。
見我意猶未盡,老徐又抱出一只青雞。
兩只青雞照面即撲,怒發(fā)沖冠,頸羽挓挲,威風凜凜。但見雙雞躍到空中撕咬,四爪對撞錚錚作響,一時青羽紛飛!
外行亦能看出,青雞對戰(zhàn),其打相、戰(zhàn)術之觀賞性與規(guī)范性,遠勝越南斗雞的百姓擂臺式混戰(zhàn)。
二虎相斗,必有一傷。老徐迅速將它們分開。
“‘能打重四兩,不打高二指?!们嚯u皆通四路全腿——門前腿、偏臉腿、頜下腿、腦后腿,講究捧打、合打、踢打、側打,配以鋼嘴鐵喙猛咬善叼,一擊可致盲甚至斃敵,比世界拳王爭霸賽更精彩……”徐師傅說。
“青雞與越南雞、外邦雞,孰優(yōu)?”
“您說呢?”徐師傅略頓,目光深邃,“打雞便是打人!背后立的,是千年不折的魂。斗雞欲精,種是根骨,養(yǎng)是氣血,馴是魂魄……種、養(yǎng)、馴,缺一不可。這功夫——水深,深不見底!”
暮色漸合,徐波師傅靜立籠前。
青雞那身泛幽光的青羽,在昏黃光影里,如淬火青銅,亦如凝固碧血。它默然無聲,卻道盡沙潁河風骨中那點“寧碎陣前青羽,不委茍全雜塵”的硬氣?!鞍藝臁钡碾s韌,是生存謀略;青雞的純粹剛烈,不啻昂然挺立的脊梁。這方寸斗場,映照的,何嘗不是人間?守住這抹青,便是守住血脈里那口千年不泄的精氣……